籽棉收购旺季棉企却缩减收购量
目前长江流域处于中期花大量上市之际,籽棉质量明显改观,收购加工进入旺季,但安徽省棉企却放缓收购进度,主动缩减日收购量,目前收购量较大的企业在20-30万斤/日,量小的在10万斤/日左右;较去年收购旺季的50-60万斤/日,减少30万斤/日,减幅约为50%。
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
一是外部收购环境使棉企放缓收购。7-8月的干旱天气造成安徽籽棉成熟较快,但成熟度稍差,今年集中收购开始时间为10月上中旬,较去年提前2周,棉花采摘时间集中,籽棉短时间内涌向市场,棉企前期收购集中,但公检结果却不尽人意。从公检情况来看,淡点污棉成为主体颜色级,其中淡点污棉二级约占9成,部分棉企前期加工都出现一些长度低于27mm的棉包,今年较棉企籽棉长度多为27-28mm,衣分普遍较低,前期花约在34-36%,中期花衣分在37-38%。因此为适应新国标,严把籽棉质量关(尤其重视长度和衣分),棉企要求交售的籽棉车车试轧,坚决抵制劣质籽棉;同时为降低交储风险,放缓收购籽棉速度,加快组批、加工速度,等二次公检结果出来后再大量收购。
二是棉企收购心态平稳,不抢收。连续几年的国家临时收储,使棉花收购参与者仅剩下400型企业,再加上今年长江流域受前期干旱影响,籽棉衣分、长度偏低,籽棉跨省流出较少,各收购企业对市场籽棉控制率较好,鲜有企业恶性竞争现象,棉企收购心态较为平稳,不急于抢收。
三是棉企资金压力较大。由于今年实行一次结算,回款周期较去年多增加15-20天,拉长企业资金回流时间,给企业收购资金周转造成一定压力;再加上库存籽棉占用收购资金较为严重,企业收购资金链较为紧张。
四是前期籽棉库存较高。今年籽棉前期上市较为集中,目前大型轧花厂籽棉库存在1000万斤左右,小型轧花厂籽棉库存在300-500万斤,多数轧花厂远超往年同期籽棉库存量,各厂籽棉库房积压严重,企业加工组批交储进度远低于前期收购进度,迫于场地压力不得不压缩日收购量。